R&D

創新研發

現在位置:首頁創新研發

抗菌蚵殼粉

蚵殼(牡蠣殼)的華麗轉身  就像一段神奇的轉變之旅

牡蠣~是台灣西部沿海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養蚵成就經濟價值,卻也製造出環境問題,廢棄的蚵殼在地方上堆積如山,不僅影響觀瞻,且殘肉經太陽曝曬,容易孳生蚊蟲且散發異味,成為養蚵產業為人詬病的原因。台灣一年有將近十二萬噸廢棄蚵殼,數量可觀,將牡蠣殼廢棄物循環再生,透過資源全循環、零廢棄,改善了環境的汙染並且經由特殊煅燒處理也讓蚵殼變身成具有抗菌功能的物質。

蚵殼(牡蠣殼)的華麗轉身就像一段神奇的轉變之旅

 

*煅燒牡蠣殼粉 小知識

   所謂「煅燒」:為高溫下使原料產生化學及物理變化。 透過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觀察,牡蠣殼粉是呈現岩層片狀 ,然經過高溫煅燒處理後則是呈現孔丘狀,形態與未煅燒前有很明顯的差異。 牡蠣殼粉在經過 煅燒之後,其總面積會由原本的 182m2/g 上升至 248m2/g ,而粒徑由 84% 能通過 20 網目 (mesh) ,縮小至有 90% 能通過 325 網目,其顆粒細度十分接近活性碳的標準。此外, 牡蠣殼粉 在經煅燒後亦能提升其吸附低分子量物質的能力。而在煅燒牡蠣殼粉的抗菌防黴效果的評估上,由實驗結果得知,煅燒牡蠣殼粉具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李斯特菌、沙門氏菌、仙人掌桿菌、 藤黃微球菌 、 黑麴黴菌及繩狀青黴菌 等能力。                                         出處  農業部資料

 

將抗菌蚵殼粉添加到塑膠粒中可以賦予塑膠一定的抗菌功能。這種功能可以應用在需要抗菌性能的塑膠製品中,例如食品包裝、醫療器材等領域。
Oyster

環境效益
Oyster

改善材料性能
Oyster

應用範圍廣
Oyster

永續資源利用
Oyster